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产经新闻
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将出:落后产能掣肘减排
关键词:其它,  发布时间:2013-08-05

  中国环科院副院长柴发合近日向记者透露,由环保部牵头制定的《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(下称《计划》)有望在8月中旬全文公布。

  据透露,这一史上最严厉的针对大气污染的防治政策,将我国未来五年大气污染防治投资规划从1.1万亿增加到1.7万亿,并将从“减少污染物排放”、“能源结构调整”和“PM2.5治理”三个方面着手治理大气污染  然而,作为防治措施中最重要的“减排”环节,落后产能淘汰的艰难和资金投入的大跃进正在形成鲜明的对比。

  根据工信部原材料司7月31日发布的2013年上半年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显示,电解铝产能过剩问题突出,上半年行业亏损6.7亿元。但在2013年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中,电解铝的产能淘汰仅26万吨,相比目前2400多吨的总产能可谓杯水车薪。

  不仅如此,即将在全国推广的“大用户直购电输配电价”,更是对电解铝行业提供了直接补助。“一边是淘汰落后产能,一边是电价上的优惠政策,确实相悖。”我的有色网分析师王利告诉记者。

  脱硫脱硝率先启动

  据内部人士透露,《计划》具体方向和内容是在《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十项措施》(简称“国十条”)的基础上加以细化和完善的。“国十条”于今年6月14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颁布,“减少污染物排放”、“能源结构调整”和“PM2.5治理”这三个重点方向,也成为《计划》的主要内容。

 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透露,在减排方面,《计划》主要将通过控制产能过剩来实现,特别是钢铁、水泥、平板玻璃、铝等高排放行业。同时,初步考虑将机动车由国四标准全面提高到国五标准,用油将从国三标准普遍提高至国四标准。

  能源结构调整方面,主要将通过限煤增气多用电来实现,将增加可再生能源如风电、水电、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。

  在PM2.5方面,《计划》将发布以PM2.5控制为核心的35条实施细则,对“国十条”进行细化,具体包括将年增5000个PM2.5监测点。

 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蒋大和告诉记者,PM2.5的来源不仅仅是颗粒物,还有化学反应生成物,所以脱硫脱硝在防治PM2.5中至关重要。“严格标准,并严格执法才是关键”。

  环保部污染防治司汪涛处长表示,在1.7万亿元的投资拉动中,仅脱硫脱硝一项,新建项目投资需求将达到1350亿元。根据申银万国分析师提供给记者的数据,其中最大的爆发潜力将在钢铁行业。

  如在脱硫市场上,电力部门最多还有27.9万吨(SO2)的减排空间,占减排目标的16%。而钢铁行业的减排空间约143万吨,至少有60%的钢铁烧结机需要加装脱硫设施。数据显示,全国6.8亿千瓦装机量的脱硫脱硝设备年运行费用约400亿元。

  淘汰落后举步维艰

  然而在最重要的减排环节,实施过程却举步维艰。“此次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太小,钢铁、煤炭、有色金属几个方面,几乎都不起到作用。”王利告诉记者。

  钢铁专业分析人士盛志诚更向记者直言:“国内钢铁行业的冬天刚刚开始,淘汰落后是一项可操作性极差的政策,因对于落后的界定不清楚,且政策执行过程面临利益博弈,行业面临折腾。”

  根据工信部原材料司发布的2013年上半年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显示,目前国内大部分行业冶炼产能过剩,尤以电解铝最为突出。当前电解铝在建产能约有1000万吨,1~6月份电解铝行业亏损6.7亿元,不过同比减亏57%。

  7月18日,工信部发布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。相比2400万吨的总产能,“重点行业”电解铝的淘汰产能仅仅为26万吨。

  被淘汰产能的4家电解铝企业全部位于河南,分别是河南鑫旺铝业、林州市林丰铝电、渑池天瑞铝业和商丘市丰源铝电。上述分析师告诉记者,除了林丰铝电目前还保留了部分产能,其他三家企业直接关停。

  数据显示,目前新上电解铝的能耗要求一般在每吨13200千瓦时,今年1-6年,全国电解铝企业的平均耗能为每吨13762千瓦时,而根据落后产能的标准,耗能高于13800千瓦时的产能将被淘汰。故王利认为,这一标准定得太低。

  “这也导致了淘汰产能太少。”根据该机构的调研,截至7月28日,全国铝锭的库存有81.4万吨,这一数据还不包括库存数量相当可观的河南和山东在内。

  更让人吃惊的是,在电解铝落后产能最集中的河南省,却出现“扶持”行业的政策。据悉,河南大用户直购电输配电价目前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。目前河南当地的正常入网电价为0.64元/度,此次直购电价格约在0.55元/度,对于电解铝企业来说,每吨成本将可以节约1400元左右。

  不过,有行业人士告诉记者,在河南,除了中孚林州铝厂和龙泉三门峡铝厂使用入网电以外,其余均使用自备电厂发电,故直购电对河南电解铝产业没有太大影响。而真正的效应,或将在政策推广到全国后显现。